|
蓬瀛臺二首 / 作者:張耒 |
青冥不盡海茫茫,一望蓬瀛去路長。
秋信解憑詩客寄,春心長為楚魂傷。
縈回四望山如畫,興廢千年木已蒼。
直使臺傾荊棘滿,聞琴何用涕沾裳。
|
|
蓬瀛臺二首解釋: 《蓬瀛臺二首》是宋代張耒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青冥不盡海茫茫,一望蓬瀛去路長。
譯文:蔚藍的天空與無盡的海洋相接,遠遠望去,通往蓬瀛的道路漫長。
詩意: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遙遠的地方,蓬瀛臺,它位于海的盡頭,與無垠的海洋相連。詩人通過描繪廣闊的天空和海洋,表達了蓬瀛臺的遙遠和神秘之處。蓬瀛臺象征著人們向往的理想境地,它的存在超越了現(xiàn)實世界的局限,成為一種精神寄托。
賞析: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青天和無盡的海洋,營造出一種遼闊、神秘的氛圍。蓬瀛臺被描繪為一個遙遠的地方,它的道路漫長,需要經(jīng)歷千山萬水才能到達。這種遙遠和艱難的旅程,象征著人們追求理想的過程,需要付出努力和堅持。詩人通過詩詞表達了對理想境地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不滿和失望。
詩詞的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秋信解憑詩客寄,春心長為楚魂傷。秋天的來臨,使得詩人感到寂寞和孤獨,他將自己的思念和情感寄托于詩歌之中,希望能夠傳達給他人。春天的到來,卻讓他的心靈受到傷害,他的思念和情感如楚國的魂魄一般受到傷害和折磨。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現(xiàn)實世界的失望和無奈。詩人形容四周的山巒如畫,但興廢千年,已經(jīng)沒有了當初的輝煌。蓬瀛臺已經(jīng)荒廢,被荊棘覆蓋,使得臺傾人滿目。詩人聽到琴聲,卻無法抑制自己的悲傷,眼淚濕透了衣襟。這表達了詩人對現(xiàn)實世界的失望和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他對時光流轉(zhuǎn)和世事變遷的感慨。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情感,表達了詩人對理想境地的向往和追求,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不滿和失望,以及對時光流轉(zhuǎn)和世事變遷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