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風謠 / 作者:張耒 |
秋風起,秋云高。
連山草木如波濤,大江蕩潏魚龍逃。
羲和奔忙日車逸,八柱傾側恐不牢。
柯山老人揜蓬茅,畏寒理我舊缊袍。
粗餐在盤有濁醪,醉飽高臥從呼號。
|
|
秋風謠解釋: 《秋風謠》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象和人們的生活狀態。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風起,秋云高。
秋天的風吹起來,秋云高懸。
連山草木如波濤,大江蕩潏魚龍逃。
山上的草木像波濤一樣搖曳,大江的水波蕩漾,魚龍躲避。
羲和奔忙日車逸,八柱傾側恐不牢。
太陽駕著日車奔馳,八柱傾斜,恐怕不穩固。
柯山老人揜蓬茅,畏寒理我舊缊袍。
柯山上的老人拾取蓬草和茅草,畏寒修理我的舊缊袍。
粗餐在盤有濁醪,醉飽高臥從呼號。
簡單的飯菜放在盤中,有著濁醪(一種酒);飲酒飽餐后,高臥在床上呼喊。
這首詩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展現了大自然的變化和人們的生活狀態。秋風高懸,山上的草木搖曳,大江波瀾壯闊,生動地表現了秋天的氣息。詩中還描繪了太陽的奔馳和八柱的傾斜,給人一種時光匆匆流逝的感覺。柯山老人拾取蓬草和茅草,修理舊缊袍,表現了樸素的生活態度和對寒冷的畏懼。最后,詩人描述了飲酒飽餐后的高臥呼喊,展現了一種豪放不羈的情緒。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象和人們的生活狀態,通過對自然和人生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樸素生活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