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杞 / 作者:張耒 |
江皋春氣足,佳杞蕃新苗。
老枿飽霜露,余滋發(fā)柯條。
青青被修岡,若若緣空壕。
僮歸必盈筐,一杯勸爾勞。
神農(nóng)不吾期,夸譽何忉忉。
堅筋及奔馬,瑩目察秋毫。
余功補陽干,清利勝堇椒。
老臞天隨翁,空斧無脂膏。
飯成資爾薦,長對顏家瓢。
|
|
食杞解釋: 《食杞》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杞樹的生長情況,并表達了對農(nóng)耕勞作的贊美和對自然力量的敬畏。
詩中描述了江邊春天的氣息濃郁,杞樹苗茁壯成長的景象。老枿(指杞樹)吸收了霜露的滋潤,茁壯成長。杞樹綠葉覆蓋著修整整齊的山岡,仿佛是沿著空壕生長。詩人預言,當農(nóng)夫回家時,必定會帶滿筐筐的杞子,勸他們努力工作。
詩中還提到了神農(nóng),神農(nóng)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農(nóng)業(yè)神,他的功績被贊美為無與倫比。詩人自比神農(nóng),表示自己的努力能夠彌補陽光不足的缺陷,使杞樹茁壯成長。詩人認為,杞子的品質清香可口,勝過珍貴的胡椒。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天隨翁(指自然力量)的敬畏,他認為自然力量是無私的,不像人類需要斧子和脂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詩人將自己的勞動成果比作飯菜,長期以來都用顏家的瓢(指飯勺)來盛放。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農(nóng)耕勞作,表達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勞動的贊美。它展示了作者對農(nóng)業(yè)的熱愛和對自然界的深刻觀察,同時也傳遞了對勤勞和奉獻精神的崇高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