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寺晚 / 作者:張耒 |
春寒掩古寺,遲日轉修郎。
古殿流塵暗,空庭碧草芳。
中有搘筇者,非醉亦非狂。
謫官滄江上,已換一炎涼。
春來不出門,蔬飯守禪堂。
不知門外花,風雨知在亡。
興來時展卷,睡足自焚香。
清吟嘗旨酒,疏懶味何長。
|
|
寺晚解釋: 《寺晚》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古寺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考。
詩中描述了春天的寒冷,古寺被寒風吹拂,陽光逐漸西斜。古殿中彌漫著塵土,空庭中長滿了碧綠的草。在這個景象中,有一個人靠著拐杖,既不是醉酒也不是瘋狂。他是一個被貶謫到滄江上的官員,已經經歷了一番滄桑和寒涼。春天來了,他不再出門,只守在禪堂中吃素飯修行。他不知道外面的花朵怒放,只能從風雨中感受到它們的凋零。
詩人在心情高漲時展開卷軸閱讀,當他精神飽滿時自焚香煙。他清吟著品味美酒,卻懶散而疏離。這首詩通過描繪古寺的景象和詩人的內心狀況,表達了對世俗的厭倦和對禪修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靜謐而孤獨的場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禪修生活的追求。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禪意和對世俗的超脫,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