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劉季孫赴浙東 / 作者:張耒 |
將軍好書如郄縠,文史隨船三萬軸。
吟詩坐嘯士賈勇,不學虎頭飛食肉。
念昔先君得佳句,歸見兒童詫珠玉。
乖離存沒偶不死,十年遇公拜還哭。
堂堂山西忠勇后,凜凜典刑在眉目。
總戎南下聊復爾,健虜黠羌要頗牧。
戈船水犀士扼虎,三江太湖浪翻屋。
丈夫為將亦不惡,寂寞揚雄老天祿。
|
|
送劉季孫赴浙東解釋: 《送劉季孫赴浙東》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將軍好書如郄縠,
文史隨船三萬軸。
吟詩坐嘯士賈勇,
不學虎頭飛食肉。
念昔先君得佳句,
歸見兒童詫珠玉。
乖離存沒偶不死,
十年遇公拜還哭。
堂堂山西忠勇后,
凜凜典刑在眉目。
總戎南下聊復爾,
健虜黠羌要頗牧。
戈船水犀士扼虎,
三江太湖浪翻屋。
丈夫為將亦不惡,
寂寞揚雄老天祿。
中文譯文:
將軍喜歡書籍如同郄縠(古代傳說中的賢臣),帶著文史書籍隨船帶去三萬卷。吟詩作對,坐著嘯叫,士人和商賈都敬佩勇武,不學虎頭蛇尾,不貪圖虛名。
懷念先君曾經寫下的佳句,回到家中看到兒童們驚訝地看著這些珍貴的文物。乖離存亡,偶爾也會有不幸,但是十年后遇到公卿,再次拜見時仍然感到悲傷。
堂堂正正的山西忠勇之后,嚴肅而威嚴地執行刑罰,這種精神在眉目之間展現??偠灾?,南下征戰,只是為了回歸自己的家鄉,治理邊疆,馴服敵人。
戰船和水犀士兵勇敢地扼住虎口,三江和太湖的波浪翻滾得像房屋一樣。作為一名將領,也不會厭惡這種孤獨,因為揚雄老天祿(指古代有才德的人)也曾經歷過這樣的寂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劉季孫的方式,表達了對將領的贊美和敬意。將軍不僅喜歡讀書,而且有著崇高的品德和勇武的精神。他不追求虛名,而是以實際行動來展現自己的價值。詩中還表達了對先人的懷念和對家鄉的眷戀,以及對邊疆治理和敵人征服的決心。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將領的形象,展現了忠誠、勇敢和堅定的品質,同時也表達了對將領孤獨和寂寞的理解和敬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