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呂際秀才南歸 / 作者:張耒 |
咽咽幽谷泉,蕭蕭秋竹風。
豈不愛孤潔,但傷愁且窮。
呂子南國秀,滄溟貯其胸。
出試輒不偶,低頭避兒童。
離家五千里,客飯苦不豐。
冷落臥寒齋,苦吟和秋蟲。
昨者投我詩,九嘆閱未終。
欲知作者心,但視讀者容。
文章出貧賤,此事今古同。
但愿子富貴,不愿文日工。
今日告我別,出門若驚鴻。
各在天一方,何當復相逢。
|
|
送呂際秀才南歸解釋: 《送呂際秀才南歸》是宋代張耒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咽咽幽谷泉,蕭蕭秋竹風。
這里的“咽咽幽谷泉”形容泉水在幽深的山谷中潺潺流淌,而“蕭蕭秋竹風”則描繪了秋天竹林中飄蕩的風聲。這兩句描繪了自然景色,給人以寧靜、幽深的感覺。
豈不愛孤潔,但傷愁且窮。
這里的“孤潔”指的是清貧、孤獨的生活狀態(tài)。詩人表達了自己雖然喜歡清貧的生活,但卻因為憂愁和貧窮而感到痛苦。
呂子南國秀,滄溟貯其胸。
這里的“呂子南國秀”指的是呂際才華出眾,來自南方的才子。而“滄溟貯其胸”則形容他內心深藏著廣闊的胸懷和才華。
出試輒不偶,低頭避兒童。
這里的“出試輒不偶”指的是呂際參加科舉考試,但每次都沒有如愿以償。而“低頭避兒童”則表達了他因為失敗而感到沮喪,不愿面對那些年輕的學子。
離家五千里,客飯苦不豐。
這里的“離家五千里”指的是呂際離開家鄉(xiāng)遠赴他鄉(xiāng)。而“客飯苦不豐”則描繪了他在外客居時生活艱辛,飯食不豐富。
冷落臥寒齋,苦吟和秋蟲。
這里的“冷落臥寒齋”形容呂際在寒冷的齋室中孤獨地度日。而“苦吟和秋蟲”則表達了他在寂寞中吟詠詩篇,與秋蟲相伴。
昨者投我詩,九嘆閱未終。
這里的“昨者投我詩”指的是有人向呂際投來詩作。而“九嘆閱未終”則表示呂際讀了九遍,但還未讀完。
欲知作者心,但視讀者容。
這里的“欲知作者心”表達了詩人希望讀者能夠理解他的心情和意境。而“但視讀者容”則表示他的詩作需要讀者去品味和理解。
文章出貧賤,此事今古同。
這里的“文章出貧賤”指的是詩人的才華雖然出眾,但卻身處貧窮的境地。他認為這種情況在古今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但愿子富貴,不愿文日工。
這里的“子”指的是呂際,詩人表達了對呂際的祝福,希望他能夠富貴。而“文日工”則指的是詩人自己,表示他不愿意終日辛苦地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
今日告我別,出門若驚鴻。
這里的“今日告我別”指的是呂際今天告別詩人,離開了。而“出門若驚鴻”則形容呂際離開時的氣勢和飛速。
各在天一方,何當復相逢。
這里的“各在天一方”表示呂際和詩人分別在不同的地方。而“何當復相逢”則表達了詩人對再次相聚的期盼。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詩人內心的情感,展現(xiàn)了呂際才華橫溢卻遭遇挫折的境遇,以及詩人對他的祝福和思念之情。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貧賤境遇的思考和對讀者的期望。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思想,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