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焦山 / 作者:張耒 |
焦山如伏龜,萬古浸碧浪。
舉頭北顧海,尾負金剎壯。
我聞城東樓,秀色日相向。
松杉數毛發,人物見下上。
欲攜浮丘公,據殼恣潛漾。
仙風如見引,金闕或可訪。
|
|
題焦山解釋: 《題焦山》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焦山的景色和氣勢,同時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仙境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焦山如伏龜,萬古浸碧浪。
舉頭北顧海,尾負金剎壯。
我聞城東樓,秀色日相向。
松杉數毛發,人物見下上。
欲攜浮丘公,據殼恣潛漾。
仙風如見引,金闕或可訪。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通過描繪焦山的景色和形態,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仙境的向往。焦山被形容為伏龜,象征著山勢雄偉壯觀,歷經萬古而不變。焦山的北面是遼闊的海洋,而山尾則承載著金色的佛塔,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詩人聽說城東樓上的景色美麗,山水相映,松樹和杉樹的枝葉如同細毛一般,人物在山上山下都可見到。詩人渴望與浮丘公一同游覽焦山,盡情享受山水之美。他感受到仙風的引導,或許可以到達金闕(指仙境)一游。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對仙境的向往,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美和超凡境界的追求。同時,通過運用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焦山的壯麗和神秘,以及詩人內心的憧憬和向往。整首詩詞給人以寧靜、神秘和美好的感覺,讓人沉浸在自然之中,感受到詩人對自然和仙境的熱愛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