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窗雜詠三首 / 作者:張耒 |
穿籬兩竹是龍孫,風葉蕭蕭便有聞。
卻到葛陂心未已,更將甘雨灑川原。
|
|
西窗雜詠三首解釋: 《西窗雜詠三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西窗之下觀察到的景象,并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穿籬兩竹是龍孫,
風葉蕭蕭便有聞。
卻到葛陂心未已,
更將甘雨灑川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主題,通過描繪兩株竹子穿過籬笆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感受。詩中的“穿籬兩竹是龍孫”一句,形象地描繪了兩株竹子從籬笆中穿過的情景,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接著,詩人提到“風葉蕭蕭便有聞”,通過聽到竹葉在風中沙沙作響的聲音,進一步增強了自然的存在感。
接下來的兩句“卻到葛陂心未已,更將甘雨灑川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思考和贊美。葛陂是指葛洪的故鄉,這里象征著自然的原始狀態。作者說自己的心思還沒有完全停留在葛陂,就已經感受到了甘甜的雨水灑在川原上。這里的甘雨象征著自然的恩賜和滋潤,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然美的贊美。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的關注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