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斑竹 / 作者:張耒 |
重瞳陟方時,二妃蓋老人。
安肯泣路傍,灑淚留叢筠。
頗疑葛陂化,點點留斑鱗。
慎勿脫水去,入世多埃塵。
|
|
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斑竹解釋: 《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斑竹》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重瞳陟方時,
二妃蓋老人。
安肯泣路傍,
灑淚留叢筠。
頗疑葛陂化,
點點留斑鱗。
慎勿脫水去,
入世多埃塵。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西園散步時的感受和思考。他看到了一株斑竹,觸發了他的靈感,于是寫下了這七篇詩詞。詩中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自然界中細微之物的關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斑竹的觀察和感悟。首句“重瞳陟方時”意味著作者在沉思之際,抬頭看到了斑竹。接著,他提到了“二妃蓋老人”,這里指的是斑竹的竹節,暗示著歲月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
詩中的“安肯泣路傍,灑淚留叢筠”表達了作者對斑竹的憐憫之情,他認為斑竹也有情感,會為自己的命運而流淚。接下來的兩句“頗疑葛陂化,點點留斑鱗”則表達了作者對斑竹的懷疑和好奇,他覺得斑竹可能會變化成葛藤,或者是有斑點的魚。
最后兩句“慎勿脫水去,入世多埃塵”是作者對斑竹的忠告,他希望斑竹不要失去水分而枯萎,同時也暗示了人們在進入現實社會后會受到塵世的磨難。
整首詩詞通過對斑竹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以及對自然界中微小事物的關注和思考。它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