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十二首 / 作者:張耒 |
山雨晴來暑,溪云暗復興。
林塘陰不解,巾幘潤還蒸。
書帙慵披蠹,盤餐厭撲蠅。
老來疲薾甚,多病日侵陵。
|
|
夏日十二首解釋: 《夏日十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夏日的景象和作者內心的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雨晴來暑,溪云暗復興。
林塘陰不解,巾幘潤還蒸。
書帙慵披蠹,盤餐厭撲蠅。
老來疲薾甚,多病日侵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夏日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山雨過后的晴朗天氣,溪流上升的云霧,以及林木和池塘的陰涼,表達了作者對夏日的感受。
首先,詩中提到的“山雨晴來暑”描繪了夏日的特點,暴雨過后的天空晴朗,酷熱的夏季開始了。接著,詩中描述了溪流上升的云霧,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也暗示了夏日的復興。
然后,詩中的“林塘陰不解,巾幘潤還蒸”描繪了林木和池塘的陰涼景象。這里的“林塘陰不解”意味著樹蔭濃密,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而“巾幘潤還蒸”則形象地描繪了夏日的炎熱,人們的頭巾和衣帽因為汗水而潮濕。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作者的生活狀態。他形容自己“書帙慵披蠹,盤餐厭撲蠅”,表達了他因年老體弱而無心讀書,飯食也因為蒼蠅的困擾而失去了食欲。最后兩句“老來疲薾甚,多病日侵陵”則表達了作者年老多病的狀況,暗示了他身體的衰弱和痛苦。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夏日的景象和作者的內心感受,展現了夏日的炎熱和作者的身體狀況。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年老體弱的無奈和痛苦。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夏日的感受和對生活的思考,給人一種深深的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