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十二首 / 作者:張耒 |
細徑依原僻,蓬蒿四五家。
山田來雉兔,溪雨熟桑麻。
竹籠晨收果,茅庵夜守瓜。
頗知農事樂,彼此問生涯。
|
|
夏日十二首解釋: 《夏日十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夏日農村的景象和農民的生活。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細小的小徑依著原野蜿蜒,只有四五戶人家住在蓬蒿叢中。山田里有野雉和野兔,溪水下起了細雨,桑樹和麻苗已經成熟。清晨,農民用竹籃收集水果,茅庵里的人守夜時還在看護著瓜果。我們都對農事很有了解,互相詢問著彼此的生活。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夏日農村的景象,展現了農民的生活和他們對農事的樂趣。詩中的細徑、蓬蒿、山田、溪水、桑麻等元素,都展示了農村的寧靜和自然之美。詩人通過描寫農民收獲水果、守夜看護瓜果的場景,表達了對農事的熱愛和對農民生活的贊美。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情感真摯,給人以寧靜和愉悅的感覺。
這首詩詞的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首先,詩人通過描繪農村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豐饒,以及農民對自然的依賴和感激之情。其次,詩中的細節描寫細膩入微,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夏日農村的清新和寧靜。最后,詩人通過對農民生活的描寫,表達了對農民辛勤勞動和對農事的熱愛之情,展現了農民的智慧和樂趣。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展現了夏日農村的美麗景色和農民的生活情趣,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和農民的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