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稻 / 作者:張耒 |
早稻如倒戈,十穗八九折。
晚稻不及秀,日炙根土烈。
踏車激湖水,車眾湖欲竭。
得泉如沸湯,旱土濕未徹。
老農祝天工,叩額眼垂血。
游云不作雨,風至輒散滅。
昊天未悔禍,牲玉無徒設。
誰能縛妖魃,敕起龍潑刺。
|
|
早稻解釋: 《早稻》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早稻的生長情景,表達了農民對天災的無奈和對豐收的期盼。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早稻如倒戈,十穗八九折。
晚稻不及秀,日炙根土烈。
踏車激湖水,車眾湖欲竭。
得泉如沸湯,旱土濕未徹。
老農祝天工,叩額眼垂血。
游云不作雨,風至輒散滅。
昊天未悔禍,牲玉無徒設。
誰能縛妖魃,敕起龍潑刺。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早稻的生長狀況,表達了農民對于天災的無奈和對于豐收的渴望。早稻如同倒戈一般,十穗中有八九折斷,晚稻也無法與早稻相比,根部被炙熱的太陽曬得土壤干裂。農民們騎著車子激起湖水,車輪碾過湖面,湖水幾近干涸。雖然找到了泉水,但水溫如同沸騰的湯,干旱的土地仍未完全濕潤。老農祈禱著上天的恩賜,他們的額頭上滴下了血汗。游云雖然聚集,但卻無法帶來雨水,一陣風吹來,云彩便散失了。上天似乎沒有悔過,犧牲的祭品也沒有任何效果。詩詞最后提到了妖魃,希望能有人能夠驅逐它們,讓龍潑刺(一種神奇的植物)重新生長。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農民們面對干旱的困境,表達了他們對于豐收的渴望和對天災的無奈。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和形象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農民們的辛勞和期盼。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于人力的無奈,以及對于神靈的祈求和希望。整首詩詞情感深沉,意境獨特,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