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春苦雨 / 作者:張耒 |
仲春乃積雨,和景良未舒。
園林阻幽步,塊坐守溫爐。
中庭下水鳥,隙地長寒蕪。
流紅委花外,渟碧漲池余。
商羊未悔禍,椒醑屢傳巫。
豈惟政無補,多慚誠未孚。
農事滯南畝,土功隳敗圩。
悠哉欲何奈,濁酒且為娛。
|
|
仲春苦雨解釋: 《仲春苦雨》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仲春乃積雨,和景良未舒。
春季中旬,雨水連綿不止,和煦的春景還未展現。
園林阻幽步,塊坐守溫爐。
園林中的小徑被雨水阻擋,無法漫步其中,只能坐在溫暖的爐邊。
中庭下水鳥,隙地長寒蕪。
庭院中的水鳥在雨中游泳,而空隙的地方則長滿了寒蕪。
流紅委花外,渟碧漲池余。
紅色的花瓣漂浮在花外,湖水漸漸漲滿了池塘。
商羊未悔禍,椒醑屢傳巫。
商朝的君主商羊對自己的錯誤沒有悔過之心,椒醑(一種酒)屢次傳給巫師。
豈惟政無補,多慚誠未孚。
不僅政治無法改善,更讓人感到慚愧的是,真誠的心意也未能得到認同。
農事滯南畝,土功隳敗圩。
農事在南方的田地上受阻,土地的勞動成果被水患摧毀。
悠哉欲何奈,濁酒且為娛。
無奈之下,只能悠然自得地享受渾濁的酒作為娛樂。
這首詩詞以描繪仲春時節的苦雨為主題,通過描述園林、水鳥、花朵、池塘等景物,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環境的感受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詩中透露出一種無奈和失望的情緒,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困境和政治腐敗的現象。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雨的阻礙和對自然的無奈,展示了作者對于現實的思考和對于人生的疑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