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伏大雨呈無咎 / 作者:張耒 |
初伏焱炎坐湯釜,長安行人汗沾土。
誰傾江海作清涼,玄云駕風橫白雨。
普陀真人甘露手,能使渴乏厭膏乳。
且欲當風展簟眠,敢辭避漏移床苦。
清貧學士臥陶齋,壁上墨君澹無語。
翰林但解嘲苜蓿,彭宣不得窺歌舞。
聯詩得句笑出省,策馬涉泥歸閉戶。
床頭余榼定何嫌,窗外石榴堪薦俎。
|
|
初伏大雨呈無咎解釋: 《初伏大雨呈無咎》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初伏焱炎坐湯釜,長安行人汗沾土。
在初伏的時節,炎熱的天氣讓人感到像坐在沸騰的湯釜上一樣,長安的行人汗水濕透了土地。
誰傾江海作清涼,玄云駕風橫白雨。
不知是誰傾倒江海水來降下清涼,神秘的云彩駕馭著風,橫掃著白色的雨水。
普陀真人甘露手,能使渴乏厭膏乳。
普陀山的真人用他的甘露之手,能夠滋潤渴乏的人,讓他們不再厭倦油膩的食物。
且欲當風展簟眠,敢辭避漏移床苦。
詩人希望像風一樣展開蓬松的席子來安睡,敢于摒棄避雨的苦惱,移動床榻。
清貧學士臥陶齋,壁上墨君澹無語。
清貧的學士躺在陶齋里,墻上的墨君靜默無言。
翰林但解嘲苜蓿,彭宣不得窺歌舞。
翰林學士只能解嘲苜蓿,彭宣卻不能窺視歌舞的歡樂。
聯詩得句笑出省,策馬涉泥歸閉戶。
通過聯詩得到的句子讓人笑出聲,騎馬涉過泥濘的道路回到了封閉的家中。
床頭余榼定何嫌,窗外石榴堪薦俎。
床頭上的酒杯還有什么可挑剔的呢?窗外的石榴可以作為祭品擺在案上。
這首詩詞以描繪初伏時節的炎熱和大雨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清涼的向往和對貧寒生活的坦然接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對比手法,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感受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