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出山 / 作者:張耒 |
曉別招提去,春風信馬行。
路幽皆竹影,山遠尚松聲。
嶺斷晴天闊,川橫綠野平。
不因泉石好,安覺利名輕。
|
|
和出山解釋: 《和出山》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清晨離別招提去,
春風傳遞忠誠之行。
小路幽深處竹影搖曳,
山巒遙遠處松樹悠鳴。
山嶺遮斷了廣闊的晴朗天空,
江河橫貫在綠野平原上。
我不因為泉水和石頭的美景,
而安于平凡,輕視名利。
詩意:
《和出山》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離別之際的情感和對修行的追求。詩人清晨離開了招提寺,春風傳遞著他的忠誠之行。小路幽深,到處都是竹影搖曳和松樹的悠揚鳴響,展現出大自然的寧靜和美麗。然而,山巒遙遠遮斷了晴朗的天空,江河橫貫在平原上,景色雖美,但也彰顯出世間的隔閡和平凡。然而,作者并不因為自然美景而安于平凡,而是追求修行,對名利視為輕浮。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離別時的情景和自然景色,表達了作者對修行和追求內心真實的態度。詩人將離別和春風、山水景色相結合,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抒發了對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對名利的看輕態度。詩中的"路幽皆竹影,山遠尚松聲"描繪了山林的幽靜,展現了大自然的寧靜之美。而"嶺斷晴天闊,川橫綠野平"則表達了世間的隔閡和平凡。最后兩句"不因泉石好,安覺利名輕"表達了詩人追求內心真實和修行的決心,不被外在的美景和名利所動搖。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離別和修行的深刻思考,凸顯了內心的寧靜與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