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呂與叔秘書省觀蘭 / 作者:張耒 |
千里猗猗誰取將,忽驚顏色照文房。
每憐墜露時施澤,更許光風為泛香。
獨秀已先梁苑草,托根寧復楚天霜。
坐令黃菊羞粗俗,只合蕭條籬下芳。
|
|
和呂與叔秘書省觀蘭解釋: 《和呂與叔秘書省觀蘭》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千里猗猗誰取將,
忽驚顏色照文房。
每憐墜露時施澤,
更許光風為泛香。
獨秀已先梁苑草,
托根寧復楚天霜。
坐令黃菊羞粗俗,
只合蕭條籬下芳。
譯文:
千里之外誰來采摘這美麗的蘭花,
突然讓人驚訝地看到它在文房照耀。
每次蘭花雨露滴落時都帶來恩澤,
更讓微風吹拂時它香氣四溢。
這獨秀的蘭花已經超越了梁苑的草木,
它的根扎在楚天的霜寒之中。
坐在這里,讓黃色的菊花感到羞愧粗俗,
只有相稱于凄涼籬下的芬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蘭花的美麗景象,以及蘭花在艱苦環境中獨立高傲的形象。詩人通過對蘭花的描寫,表達了對高潔、純美的追求,并對平庸粗俗的事物產生了厭倦之情。
詩的開頭提問了千里之外誰會采摘這美麗的蘭花,這是在強調蘭花的珍貴和獨特。接著,詩人描述了蘭花在文房中閃耀的景象,它給文房帶來了一種清新的氣息和雅致的視覺享受。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將蘭花與黃色的菊花做了對比。蘭花獨秀,高雅而純潔,而黃菊則顯得粗俗平庸。詩人以此表達了對庸俗世俗的厭倦,對高尚純美的追求。
整首詩以蘭花為主題,通過對蘭花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高潔、純美的向往,對世俗平庸的厭倦。在這首詩中,蘭花象征著高尚的品質和精神境界,而黃菊則象征著庸俗和平凡。通過對比,詩人呼喚人們追求高尚、追求純粹,擺脫庸俗和俗氣的束縛,以追求內心的凈化和升華。同時,詩中的意象描繪細膩,語言優美,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