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山雜詩四首 / 作者:張耒 |
斷澗橫橋臥古槎,晚雞鳴處有人家。
山頭月出疏鐘斷,江上風高落雁斜。
|
|
柯山雜詩四首解釋: 《柯山雜詩四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斷澗橫橋臥古槎,
晚雞鳴處有人家。
山頭月出疏鐘斷,
江上風高落雁斜。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柯山的景色和自然環境,表達了詩人在山水間的閑適和思索之情。詩中描繪了橫跨斷澗的古橋、在晚霞中鳴叫的雞聲、山頭上月亮的升起、江面上刮起的高風和成斜形的雁陣等景象。通過這些描寫,詩人借助自然景觀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和寄托思緒。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幾個景物描寫展示了柯山的壯美和自然景觀的變化。首句"斷澗橫橋臥古槎"描寫了一座橫跨斷澗的古橋,給人一種跨越障礙的感覺,也暗喻著詩人超越世俗的境界。接著,"晚雞鳴處有人家"一句描繪了晚上,雞鳴聲傳來,意味著日落之時,人們歸家安歇,詩人也感受到了人世的溫暖和寧靜。
接下來的兩句"山頭月出疏鐘斷,江上風高落雁斜"表達了夜晚山和江的景象。"山頭月出疏鐘斷"描繪了月亮從山頭升起,鐘聲稀疏斷續,給人以寧靜的夜晚感覺。"江上風高落雁斜"描繪了江面上刮起的高風,雁陣成斜形飛行的畫面,展現出江南秋天的風光。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山水之美,通過景物描寫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感悟。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載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閑適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在其中融入了一些超越塵世的哲理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