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陳至華西 / 作者:張耒 |
落日照原隰,晚風吹客鞭。
空巢霜后木,殘枿燒余田。
憔悴貧中客,蒼茫歲暮天。
遠游輕道路,無地息勞肩。
|
|
離陳至華西解釋: 詩詞:《離陳至華西》
朝代:宋代
作者:張耒
離陳至華西,
落日照原隰。
晚風吹客鞭,
空巢霜后木。
殘枿燒余田,
憔悴貧中客。
蒼茫歲暮天,
遠游輕道路。
中文譯文:
離開陳地,前往華西,
夕陽照耀著原野和河津。
晚風吹拂旅人的鞭,
空巢中,霜后的枯木。
燃燒著遺留的田地,
我這貧窮的旅人憔悴不堪。
蒼茫的歲末天空,
遠行輕松的道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貧窮旅人離開陳地,向著華西前行的情景。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一個秋日傍晚的景色和旅人的心境。
首先,詩人通過描繪落日照耀著原野和河津的景象,以及晚風吹拂著旅人的鞭子,創造了一個寂靜而寥廓的氛圍。夕陽的余暉和晚風的拂拭給人以蕭瑟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旅人孤獨的境遇。
其次,詩中表現了旅人所處的貧困和孤寂。描寫了空巢中霜后的枯木,以及燃燒著的殘留田地,這些形象暗示了旅人所經歷的艱苦和貧困。詩人運用了"憔悴貧中客"的描寫,表達了旅人疲憊不堪的狀態和無助的心情。
最后,詩人通過描述"蒼茫歲暮天"和"遠游輕道路",將旅人的心情和遠行的道路聯系在一起。歲末的蒼茫天空給人以無邊的廣闊感,而遠行的道路則暗示了旅人無盡的旅程和尋求的目標。
整首詩揭示了一個貧窮旅人的辛酸境遇和無盡的遠行之路。旅人孤獨而貧困,面對著蒼茫歲暮的天空,但他仍然堅持著遠行,尋求著未知的彼岸。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意境深遠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旅人堅韌不拔精神的贊美,同時也呈現出一種旅途中的孤獨和艱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