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昌宮 / 作者:張耒 |
長安王氣已消磨,吊古遺墟恨愴多。
宮殿成塵新草木,丘陵無主故山河。
雨余耕隴尋遺寶,夜靜溪泉響細波。
才子已銷泉下骨,百年獨諷舊時歌。
|
|
連昌宮解釋: 《連昌宮》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安王氣已消磨,
吊古遺墟恨愴多。
宮殿成塵新草木,
丘陵無主故山河。
雨余耕隴尋遺寶,
夜靜溪泉響細波。
才子已銷泉下骨,
百年獨諷舊時歌。
詩意:
這首詩以長安王朝的衰敗為背景,表達了對過去繁榮盛世的懷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嘆。詩人描述了長安王朝的衰落,宮殿變成塵土,新的草木生長,丘陵山河失去了當初的主人。在雨后的余暉中,詩人耕種著隴上的土地,希望能夠找到過去的珍寶。夜晚的寧靜中,溪水泉波微微作響。然而,才子已經化為泉水中的骨灰,百年過去了,只剩下他孤獨地嘲笑著過去的歌聲。
賞析:
《連昌宮》以長安王朝的興衰為背景,通過描繪榮華富貴的宮殿變為塵土和新的草木茂盛的景象,以及丘陵山河失去了主人的情景,表達了對過去盛世的懷念和對光陰流轉的感嘆。詩中的雨余耕隴尋遺寶和夜靜溪泉響細波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過去的珍寶和自然之美的渴望與追尋。而才子已銷泉下骨、百年獨諷舊時歌的描述,則表達了對光陰的無情和對過去的歌聲的嘲諷。整首詩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興盛時期的追憶和對光陰易逝的感慨,展現了時代變遷中的無常和人事無常的主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