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七日晚步園中見落葉如積感而作 / 作者:張耒 |
東園久不到,落葉曲池平。
搖落遽如許,歲時真可驚。
衡茅望故里,漁釣寄余生。
放逐逢艱歲,藜羹未敢輕。
|
|
七月七日晚步園中見落葉如積感而作解釋: 《七月七日晚步園中見落葉如積感而作》是宋代詩人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七月七日晚上,在園中漫步時見到滿地的落葉,感慨而作。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日傍晚,詩人在園中散步時,突然看到滿地的落葉,激發出的感慨之情。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詩人內心的感受,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思考與感慨。
賞析:
詩詞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線,展示了秋天的景象。東園久不到,指詩人很久沒有來到東園了,落葉曲池平,池塘中的落葉隨風飄落,形成了一片平靜而美麗的景象。搖落遽如許,歲時真可驚,表達了詩人對時間的流逝和季節更替的驚嘆之情。衡茅望故里,漁釣寄余生,詩人在異鄉望著故鄉的方向,心中滿懷鄉愁,將自己的生活寄托在了漁釣之中。放逐逢艱歲,藜羹未敢輕,詩人曾經歷過流離失所的歲月,生活過得艱難,因此對于美食也不敢奢望。
整首詩以簡潔、樸實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通過景物的變化和詩人的感受,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的思考。詩人在尋常的景物中找到了意蘊,反映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命運的思考。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富有內涵的情感,展現了張耒才情的獨特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