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憶家 / 作者:張耒 |
汩汩流光長遠客,年年秋至是離家。
孤城入夜寒更迥,霜月滿天歸夢賒。
摵摵老桐風后葉,娟娟疏菊雨殘花。
茅檐布被猶無力,長走塵埃真可嗟。
|
|
秋日憶家解釋: 《秋日憶家》是宋代詩人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作者秋日思念家鄉的情感和對離家的痛苦之感。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日憶家
汩汩流光長遠客,
年年秋至是離家。
孤城入夜寒更迥,
霜月滿天歸夢賒。
摵摵老桐風后葉,
娟娟疏菊雨殘花。
茅檐布被猶無力,
長走塵埃真可嗟。
譯文:
流光汩汩,長久的旅客,
每年秋至都是離家之時。
孤城入夜,寒意更加深,
滿天霜月,歸夢如賒。
葉落時老桐樹搖曳,
雨過時疏菊花凋零。
茅檐下的布被已經無力,
長久行走,真令人嘆息。
詩意:
這首詩詞以秋日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離家的思念之情。詩人身處異鄉,每逢秋天便更加思念故鄉,離家的痛苦之情更加深刻。詩中描繪了孤城入夜的寒冷和霜月的明亮,以及離家后的夢境,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渴望和思念之情。另外,詩中通過描寫老桐樹的葉落和疏菊花的凋零,以及茅檐下的布被無力的形象,突顯了詩人長久的離家之苦和無奈之感。
賞析:
《秋日憶家》通過對季節景觀和自然元素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離家的辛酸之情。詩人通過對孤城、霜月、老桐樹和疏菊花等意象的運用,巧妙地傳達了他內心深處的情感。整首詩詞以孤寂的景象為背景,以離別的痛苦為主題,將作者對離家之苦的切身體驗融入其中。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抒發,詩人成功地表達了離鄉背井之人的心情,給讀者帶來思鄉之情的共鳴。
該詩詞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情境遇,展現了離鄉之苦和思鄉之情,使人感受到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憂傷和無奈。整首詩詞充滿了離別的哀婉和對家鄉的眷戀,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感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