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元都下二首 / 作者:張耒 |
驕馬金鞭白面郎,雙鬟小女坐車箱。
輪聲轆轆歸何處,留得紅籠絳蠟香。
|
|
上元都下二首解釋: 《上元都下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驕馬金鞭白面郎,
雙鬟小女坐車箱。
輪聲轆轆歸何處,
留得紅籠絳蠟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上元節的場景。上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通常在農歷正月十五日,也被稱為元宵節。這首詩詞通過描寫節日的熱鬧景象,展示了濃郁的節日氛圍。
首先,詩中提到了一個驕傲的馬匹和手持金鞭的白面郎。這可能是指節日慶祝活動中的一個角色,可能是扮演神仙或貴族形象的人物。這個形象展示了慶典的豪華和喜慶氣氛。
接著,詩中描述了一個雙鬟(即雙辮子)的小女孩坐在車箱里。車箱是一種古代的載人器具,通常由四個輪子支撐。這位小女孩可能是參與節日慶祝活動的人們之一,她的出現增添了少女的可愛和天真。
然后,詩中提到了歸途中的輪聲。這一句描繪了歸家的路上車輪滾動的聲音,暗示著人們在熱鬧慶典之后回歸平靜的生活。這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節日喧囂過后平靜生活的向往。
最后,詩中提到了紅籠、絳蠟香。紅色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喜慶和幸福,紅籠可能是為了裝飾或慶祝節日而懸掛的。而絳蠟香則是一種高質量的香料,用于熏香或燭光。這一句表達了節日煙火的美好和歡樂,將整個節日氣氛推向高潮。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上元節的熱鬧景象,傳遞了節日的喜慶、熱鬧和歡樂氛圍。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節日慶典之中,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氣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