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日 / 作者:張耒 |
寒食清明人意閑,春城士女出班班。
柳黃花白樓臺外,紫翠江南數疊山。
|
|
十八日解釋: 《十八日》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寒食清明人意閑,
春城士女出班班。
柳黃花白樓臺外,
紫翠江南數疊山。
詩詞的意境主要描繪了寒食節和清明節時節的景象。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通常在清明節前一天,人們在這一天會祭祖、掃墓、野餐等。詩詞以寒食節的寧靜清幽為背景,表達了人們在這個時節的閑適心情。
首句“寒食清明人意閑”,描述了寒食節和清明節時,人們的心情是寧靜和閑散的。在這個節日里,人們可以放松身心,感受春天的氣息。
第二句“春城士女出班班”,描繪了春天來臨時,城市里的士人和女子紛紛外出。這里的“班班”意指人們絡繹不絕地走出家門,欣賞春天的美景。
第三句“柳黃花白樓臺外”,用寥寥數語勾勒出春天的景色。柳樹變黃,白色的花朵盛開在樓臺之外,展現了春天的色彩和生機。
最后一句“紫翠江南數疊山”,通過紫色和翠綠來形容江南地區連綿起伏的山巒。這一景色更加豐富了春天的氣息,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寒食節和清明節時的春天景象,表達了人們在這個時刻的寧靜和閑適心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詞營造出一種寧靜、美好的春天氛圍,讓讀者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機和人們的寧靜歡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