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直舍 / 作者:張耒 |
為官不治民,清坐晚秋晨。
隨事文書了,偷閑筆硯親。
吏歸雅集定,門鎖月華新。
野鳥何勞問,窮通理有神。
|
|
書直舍解釋: 《書直舍》是宋代張耒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為官不治民,清坐晚秋晨。
隨事文書了,偷閑筆硯親。
吏歸雅集定,門鎖月華新。
野鳥何勞問,窮通理有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官員不在辦公時偷閑寫字的情景。作者表達了對官員在清晨秋天靜坐時的寧靜和自由感受,他可以自由地寫作,不受公務(wù)的束縛。當官員完成了公務(wù),回到雅集之中時,門被鎖上,這時的月光更顯幽靜與新鮮。最后兩句表達了野鳥在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人們的窮通與否則是由天道決定的。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官員的生活狀態(tài)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由、清閑生活的向往和對官場繁瑣的厭倦。官員在朝廷中必須履行職責,辦理文書,但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他們很難找到自由的時刻。詩中的“偷閑筆硯親”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創(chuàng)作的渴望,他可以自由地寫字,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詩中的對比也很有意思。在官場中,官員們忙于公務(wù),被束縛在規(guī)章制度之中,而回到私人生活中的雅集時,門被鎖上,與官場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強調(diào)了官場與私人生活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同時,月華的新鮮也暗示了官員們在私人生活中可以找到新的靈感和啟示。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宿命論的觀念。野鳥不需要問候或依賴他人,它們自由地在自然中生活。與之相對的是人們的窮通,即富貴貧窮,是由天道所決定。這種觀念傳遞了一種超越個人努力的信念,認為人的命運是由天命所決定的。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官員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生活狀態(tài),表達了作者對自由、清閑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對官場繁瑣的厭倦和對命運的思考。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的手法,展現(xiàn)了作者獨特的情感和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