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槐晚秀三月一日初見新葉 / 作者:張耒 |
東皇無處著繁華,亦復分張到我家。
他日老蒼悲敗枾,今晨嫩綠出新芽。
禿翁承弁纖纖發,村婦縈鬟草草花。
桃李蹊中人絕跡,綠陰門巷正藏鴉。
|
|
雙槐晚秀三月一日初見新葉解釋: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雙槐晚秀三月一日初見新葉》
東皇無處著繁華,
亦復分張到我家。
他日老蒼悲敗枾,
今晨嫩綠出新芽。
禿翁承弁纖纖發,
村婦縈鬟草草花。
桃李蹊中人絕跡,
綠陰門巷正藏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張耒創作的,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詩中以雙槐樹為主題,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
詩的開頭兩句“東皇無處著繁華,亦復分張到我家。”意味著東皇槐樹并非栽種在繁華之地,卻偏偏生長在了我的家園。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的家園雖然不是富麗堂皇,卻有一棵茂盛的雙槐樹,給人以喜悅和美好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他日老蒼悲敗枾,今晨嫩綠出新芽。”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自然界的變化。枾指古代的一種大樹,老去的枾樹凄涼悲哀,而今晨的雙槐樹卻嫩綠出新芽,煥發生機。這里通過對比,展示了時間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同時也傳遞了希望和新生的意象。
下面的兩句“禿翁承弁纖纖發,村婦縈鬟草草花。”采用了對比的手法。禿翁指年老禿頂的人,承弁則指年輕人,年輕人的頭發茂盛而纖細。村婦是農村的婦女,縈鬟指頭發盤繞在頭上,草草花則表示頭發散亂。這兩句通過形象的描寫,展示了年輕與老去、精神與衰老之間的對比,同時也反映了社會階層的差異。
最后兩句“桃李蹊中人絕跡,綠陰門巷正藏鴉。”描繪了人事的變遷和城市的衰敗。桃李蹊指桃李樹下的小徑,人絕跡表示人們的離去。綠陰門巷則指被綠色樹蔭遮蔽的門巷,藏鴉則表示城市的冷清和荒涼。這里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歲月更迭中城市的變遷和寂寥。
整首詩以雙槐樹為線索,通過描繪樹木的生長和春天的景象,抒發了對時間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詩中運用對比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寫,展示了生命和社會的脆弱和無常,同時也透露出對新生和希望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