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盧村送旅 / 作者:張耒 |
夜宿村南貧主人,入門桃李已殘春。
無人折贈門前柳,佇立東風獨愴神。
|
|
宿盧村送旅解釋: 《宿盧村送旅》是宋代詩人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夜晚住在盧村南邊的貧窮主人家,
進門時桃花李花已經凋零,
沒有人摘取門前的柳樹,
孤獨地站在東風中,心中充滿了悲傷。
詩意:
該詩描繪了一個夜晚住在盧村南邊的貧窮主人的景象。詩中以桃花李花凋零、無人摘取柳樹、孤獨站在東風中等形象,表達了主人內心的孤獨、無奈和悲傷。詩人通過這些形象,抒發了對生活的無奈和對人情冷淡的感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貧窮主人的夜晚景象。詩人通過描寫桃李凋謝和門前柳樹無人摘取的情景,表達了主人的孤獨和無奈。東風吹拂,更加凸顯了主人內心的悲傷與憂愁。整首詩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主人的心境,給人以深思和感慨。
此詩以真實、質樸的語言表達了社會底層人物的艱辛和心境,反映了宋代社會的冷漠和不公。它不僅是詩人自身感受的抒發,也是對社會現實的一種呼吁和思考。整首詩情感真摯,表現了詩人對人情冷漠和生活困境的關切,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意義。
總之,《宿盧村送旅》通過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貧窮主人的孤獨和悲傷,同時也映射出了社會的冷漠和不公。它以樸素的筆觸觸動人心,使人對社會現實進行反思,并引發對人情關懷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