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所居西齋 / 作者:張耒 |
幽居不厭小,小院有深庭。
一曲秋風地,低檐夕照明。
脫條株有態,止水瑩含清。
中有支離客,吟腰瘦沉卿。
|
|
題所居西齋解釋: 《題所居西齋》是宋代張耒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幽居不厭小,小院有深庭。
一曲秋風地,低檐夕照明。
脫條株有態,止水瑩含清。
中有支離客,吟腰瘦沉卿。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所居住的西齋的景象。盡管居所不大,但卻別有幽靜的院落。秋風吹過,夕陽映照著低矮的檐口,照亮整個院子。院中的一株枯木似乎也有著生動的姿態,靜止的水面清澈明亮。在這幽靜的環境中,有一位形貌憔悴的客人,他吟唱著,似乎懷揣著沉重的憂思。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富有意境的畫面。作者通過對細節的刻畫,展示了幽居小院的寧靜和靜謐之美??v觀全詩,作者運用了許多意象來增強詩意的表達。
首先,詩中的秋風和夕陽是秋天的象征,通過它們的描繪,詩詞營造了一種寂靜而優美的氛圍。
其次,作者描述了一株枯木,以"脫條株有態"來形容其姿態。這樣的描寫使得枯木不再單純地被看作凋零、死寂的象征,而是賦予了它生動的形象和個性。
最后,在這樣的環境中,有一位支離破碎的客人,他吟唱著。這個形象表達了客人內心的孤寂和憂傷,與整個詩詞所營造的靜謐景象形成鮮明的對比。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意象的運用,展示了作者對幽靜生活的向往和對人生滄桑的思考。在狹小的院落中,作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內心的寧靜,同時也表達了對支離破碎、身世艱難的人們的同情和思念。這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和深邃的詩意,傳達出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