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題 / 作者:蘇軾 |
六秩行當啟,區中緣更疏。
不貪為我寶,安步當君車。
故國多喬木,先人有敝廬。
誓將閑散好,不著一行書。
|
|
無題解釋:
《無題》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六十歲行當開始,
官職越來越少。
不貪圖名利為財富,
安步當作君王的車。
故國有茂密的樹木,
先人有簡陋的茅屋。
發誓要過閑散的生活,
不寫一行文字。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自己六十歲高齡的反思和對人生的理解。他在詩中提到自己的官職越來越少,意味著他已經漸漸淡出了政治舞臺,不再追求權勢和名利。相反,他選擇了一種安逸自在的生活方式,不貪圖物質財富,而將平靜和寧靜視為真正的財富。他將自己的生活比作君王的車,強調了自身的自由和舒適。
蘇軾還提及故國的喬木和先人的茅屋,表達了對家園和傳統的留戀之情。他對故國的向往和家族的傳承感到自豪,認為這些是他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價值。最后,他發誓要過一種閑散的生活,不再寫作,這可能是對自己過去充滿激情的文字創作的一種反思和放下。
賞析:
《無題》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生活的獨特理解和態度。他通過對自然和人生的對比,表達了對物質追求的超越和對內心平靜的追求。詩中的自傲和豪邁,展示了蘇軾對自己人生選擇的自信和堅持。
詩中的"六秩行當啟"一句,直接點明了蘇軾已經進入人生的晚年階段,并以此為切入點,展開了對自己人生價值觀的思考。他放棄了追逐權勢和富有的追求,認為內心的寧靜和閑適才是真正的財富。這種對平凡生活的追求和對物質欲望的超越,體現了一種高尚的境界和人生態度。
詩中還出現了對故國和家族的回憶和留戀之情,反映了蘇軾對傳統文化和家風家訓的重視。他對故國的喬木和先人的敝廬表示自豪,將家族的傳承和國家的繁榮視為自己的榮耀。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展示了他對自由與寧靜的追求以及對傳統價值的執著。這首詩詞不僅展示了蘇軾深刻的思想和豪放的個性,也具有啟示人們追求內心平靜和超越物質欲望的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