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黃師是惠碧瓷枕 / 作者:張耒 |
鞏人作枕堅且青,故人贈我消炎蒸。
持之入室涼風生,腦寒發冷泥丸驚。
夢入瑤都碧玉城,仙翁支頤飯未成。
鶴鳴月高夜三更,報秋不勞桐葉聲。
我老耽書睡苦輕,遶床惟有書縱橫。
不如華堂伴玉屏,寶鈿敧斜云髻傾。
|
|
謝黃師是惠碧瓷枕解釋: 《謝黃師是惠碧瓷枕》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鞏人作枕堅且青,
故人贈我消炎蒸。
持之入室涼風生,
腦寒發冷泥丸驚。
夢入瑤都碧玉城,
仙翁支頤飯未成。
鶴鳴月高夜三更,
報秋不勞桐葉聲。
我老耽書睡苦輕,
遶床惟有書縱橫。
不如華堂伴玉屏,
寶鈿敧斜云髻傾。
譯文:
鞏人制作的枕頭堅硬而青翠,
故人贈我一枕消炎蒸。
將它帶入房間,涼風生起,
頭腦的寒意消退,泥丸驚訝。
夢境中進入瑤都碧玉城,
仙翁托腮尚未吃飯。
鶴鳴月高夜里三更,
它報告著秋天,不需依靠桐葉的聲音。
我年老了,沉迷于書中,苦苦入眠,
圍繞床邊唯有書卷縱橫。
不如在華堂中陪伴著玉屏,
珍寶的鈿子歪斜了云髻傾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述枕頭的特點為起點,通過對枕頭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古代文化和仙境的向往,以及對自身年老和對書籍的熱愛的表達。
首先,作者提到了一位鞏人制作的枕頭,形容其堅硬且青翠。枕頭象征著睡眠和休息,這里的堅硬和青翠可能代表著作者渴望得到堅強和清新的支持和寧靜。接著,作者稱這個枕頭是故人贈送的消炎蒸。這里的消炎蒸可以理解為一種帶有神奇功效的枕頭,它給作者帶來了涼風,消除了腦寒和冷意,使作者感到驚喜。
其次,作者在夢中進入了瑤都碧玉城,這是一個象征仙境的地方。仙翁支頤飯未成,表明作者仍在夢中,沒有完全融入到仙境之中。這種夢幻般的場景和仙境的想象展示了作者對美好、神奇和寧靜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最后,詩中轉向了現實的生活場景。鶴鳴月高夜里三更,報秋不勞桐葉聲。這里的鶴鳴和桐葉聲是秋天的象征,表示秋天已經到來。作者通過鶴鳴和桐葉聲來表示秋天的到來,強調了時間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年老和對書籍的熱愛。作者自稱老了,睡眠苦苦,但卻沉迷于書中。床邊唯有書卷縱橫,表明作者的生活空間中只有書籍的存在,暗示了作者對書籍的依賴和喜愛。然而,作者認為不如在華堂中陪伴著玉屏,寶鈿敧斜云髻傾,暗示了作者對于華麗、高雅的生活環境和精美的藝術品的向往,希望能夠擁有更加優美和舒適的生活。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枕頭、仙境和現實生活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寧靜和理想的向往,以及對自身年老和對書籍的熱愛的情感。它展示了作者的情感感受和審美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在物質和精神層面上的追求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