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堂 / 作者:張耒 |
杳杳寒雞唱,漫漫夜色深。
斗柄垂地直,河勢向江沉。
林鳥棲欲去,草蟲寒尚吟。
幽人揜蓬蓽,不睡擁單衾。
|
|
東堂解釋: 《東堂》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杳杳寒雞唱,
漫漫夜色深。
斗柄垂地直,
河勢向江沉。
林鳥棲欲去,
草蟲寒尚吟。
幽人揜蓬蓽,
不睡擁單衾。
詩詞的意境描繪了一個寒冷靜謐的夜晚景象。在冥冥中,一只寒雞孤寂地鳴叫,夜色無邊無際地深沉。斗柄指的是北斗星的柄部,它高懸天際,象征著遠方的方向。河水的勢頭向江沉去,形容水流的奔涌。林中的鳥兒欲離去,草地的蟲子仍在寒冷中吟唱。在這樣幽靜的夜晚,孤獨的人攬起蓬蓽,不睡臥于獨自的被褥之上。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寂靜的夜晚氛圍,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隱居的生活狀態。詩中的雞鳴、夜色、斗柄、河勢等形象,通過細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寒冷的氛圍,強化了詩人孤獨的心境。林中的鳥兒欲離去,草地的蟲子仍在吟唱,進一步突出了寂寥的氣氛。而幽人揜蓬蓽、不睡擁單衾的描寫,則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執著和堅持。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寂與深沉。讀者在閱讀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夜晚的寧靜,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對于隱居生活的選擇和堅持所帶來的孤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