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聞鶯 / 作者:張耒 |
冉冉東風萬柳絲,啼鶯常自與春期。
妝殘玉枕朝醒后,繡倦紗窗晝夢時。
文羽自奇非谷隱,好音應合有人知。
風流潘令多才思,為爾春來幾首詩。
|
|
和聞鶯解釋: 《和聞鶯》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冉冉東風萬柳絲,
啼鶯常自與春期。
妝殘玉枕朝醒后,
繡倦紗窗晝夢時。
文羽自奇非谷隱,
好音應合有人知。
風流潘令多才思,
為爾春來幾首詩。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春天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悅之情。詩中涉及了東風、柳絮、啼鶯、玉枕等春天的元素,表現出春天的生機勃勃和美好景象。詩人通過描繪春天的聲音、氣息和景色,表達了對春天的期盼和贊美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婉約派的風格寫就,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給人以清新、柔美的感受。詩人通過描繪春風拂過柳絮、啼鶯與春天同期的情景,展現了春天帶來的歡樂和活力。詩中提到的妝殘玉枕、繡倦紗窗,則暗示了詩人在春天的美景中醒來或白天做白日夢,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詩人還表達了對文人才子潘令的贊美,潘令以其風流多才的才思,為春天創作了幾首美妙的詩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細膩、柔美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詩人對春天的喜悅之情,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和美好。同時,通過贊美文人才子潘令,也表達了對才華橫溢的人物的敬佩之情。整首詩詞在意境上清新秀麗,情感上溫婉動人,是宋代婉約派詩歌的典型代表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