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光 / 作者:張耒 |
鄉原世盡謂醇儒,漢室傾危孰與扶。
試問不言溫室木,何如休望董賢車。
|
|
孔光解釋: 《孔光》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鄉原世盡謂醇儒,
漢室傾危孰與扶。
試問不言溫室木,
何如休望董賢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局勢和人們價值觀的思考。
首先,詩的前兩句寫道:“鄉原世盡謂醇儒,漢室傾危孰與扶。”這里的“鄉原”指的是農村,而“世盡謂醇儒”表示當時人們普遍認為真正的儒者只存在于鄉村。接著,作者提到“漢室傾危”,指的是宋代時期的政治危機,漢室指的是宋朝皇室。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前社會的危機局勢下,誰能夠挽救漢室的頹勢呢?這種思考體現了作者對時局的擔憂和對士人的期望。
接下來的兩句詩寫道:“試問不言溫室木,何如休望董賢車。”這里的“溫室木”指的是只在溫室中長大的兒童,沒有經歷過艱難險阻的考驗。而“董賢車”則是指董氏族人,他們是宋代士人中的重要家族。這句話的意思是,與那些生活在溫室中、沒有實際經驗的人相比,董氏族人的才華和貢獻更加值得期待。董氏族人代表了那些有實際才能、能夠在困難時刻挺身而出的士人。
整首詩通過對鄉村與都市、溫室與實踐的對比,展示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風氣和人們價值觀的關切。作者呼吁那些在溫室中長大、沒有實際經驗的人們,不要寄望于他們的才能和貢獻能夠拯救當時的危機局勢,而應該關注那些真正有能力挽救社會的人。
總之,這首詩詞《孔光》通過對士人責任與社會危機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擔憂,并呼吁那些有實際才能的人能夠挺身而出拯救時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