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臘月下旬偶作 / 作者:張耒 |
歲暮煙霜澤國寒,曉鴉鳴處是柯山。
地爐有火樽余酒,自起焚香深掩關。
|
|
臘月下旬偶作解釋: 《臘月下旬偶作》是宋代張耒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歲暮煙霜澤國寒,
曉鴉鳴處是柯山。
地爐有火樽余酒,
自起焚香深掩關。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臘月下旬的寒冷景象,同時展示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自得。歲末的寒冷和霧靄籠罩著整個國家,清晨的烏鴉聲響徹在柯山之間。地爐中還有余火,酒樽上還殘留著酒,詩人自己點燃了香火,深深地閉上了門關。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冬天的景色和詩人內心的感受,傳達了一種寧靜和自在的氛圍。歲末的寒冷和霧靄給人一種冷冽的感覺,同時也映襯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冷靜。清晨的烏鴉聲鳴在柯山之間,給人一種寧靜而祥和的感覺。地爐中的余火和酒樽上的酒暗示著詩人過去的痕跡和歡樂,而自己點燃香火并深深閉上門關,則意味著詩人將過去的一切封閉起來,專注于內心的寧靜和自我修養。
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氣息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冬天景象的敏銳觀察和對內心世界的深入思考。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感受,詩人傳達了對歲末冷冽寂寥的理解和對自我修養的追求。這首詩詞在表現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以及對內心寧靜與自在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