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日 / 作者:張耒 |
落日西風急,空山客獨驚。
夕云寒不動,秋水暮多聲。
粟厭周人飯,莼思故國羹。
南飛有征雁,羨爾羽毛輕。
|
|
落日解釋: 《落日》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落日西風急,
空山客獨驚。
夕云寒不動,
秋水暮多聲。
粟厭周人飯,
莼思故國羹。
南飛有征雁,
羨爾羽毛輕。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落日西下時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離散之情的思索。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自由和輕盈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夕陽、山林、云彩和水聲的描繪,以及對粟米和莼菜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情感。
首句“落日西風急,空山客獨驚。”描繪了夕陽西下的景象,西風凜冽,寂靜的山林中的行人感到孤寂和驚訝。
接著,“夕云寒不動,秋水暮多聲。”這兩句描述了夕陽下的云彩和水聲。詩人用“夕云寒不動”表達了夕陽下云彩的凝固和寒冷,而“秋水暮多聲”則形容了夕陽下秋水的波瀾和聲音。
接下來的兩句“粟厭周人飯,莼思故國羹。”通過對粟米和莼菜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厭倦和對故鄉的思念。粟米代表了平凡的飯食,而莼菜則象征著故鄉的美食,詩人在異鄉生活中對故鄉的羹湯思念不已。
最后兩句“南飛有征雁,羨爾羽毛輕。”描繪了南飛的候鳥,詩人羨慕它們輕盈的羽毛,暗示了詩人對自由和輕松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線索,通過對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緒。同時,通過對粟米、莼菜和候鳥的隱喻,詩人表達了對平凡生活的煩惱和對故鄉、自由的向往之情。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復雜的情感,展現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和情感表達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