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僧介然 / 作者:張耒 |
寒窗寫就白云篇,客至研茶手自煎。
儒佛故應同是道,詩書本是不妨禪。
長松千尺巢云鶴,寒嶠三更嘯月猿。
請以篇章為佛事,要觀半偈走人天。
|
|
贈僧介然解釋: 《贈僧介然》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寒窗寫就白云篇,
客至研茶手自煎。
儒佛故應同是道,
詩書本是不妨禪。
長松千尺巢云鶴,
寒嶠三更嘯月猿。
請以篇章為佛事,
要觀半偈走人天。
詩詞中文譯文:
寒冷的窗戶上寫下了白云的篇章,
客人到來,親手研磨茶葉自行煮沏。
儒家與佛家的思想應該是相通的,
詩書本身并不妨礙修行禪定。
高大的松樹上筑巢的是千尺長的云鶴,
在寒冷的山峰上,半夜里猿猴嘯月。
請以創作的篇章作為佛事行為,
要觀察半句偈語,超越凡俗,達到人天之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幅禪境山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儒家、佛家和詩書的思考和理解。詩人通過寒窗寫云篇、研茶自煎的描寫,展示了一種清靜寧和的生活態度。詩人認為儒家與佛家的道理應該是相通的,不論是修行禪定還是學習詩書,都是通向道路的方式。
詩中的長松千尺巢云鶴、寒嶠三更嘯月猿的描寫,呈現了大自然的壯美景色,也暗示了禪修的境界。長松高聳、云鶴巢居,象征著超越塵俗的心境;山嶠寒冷、月猿夜嘯,表現出禪修者超脫世俗的境界。
最后兩句請以篇章為佛事,要觀半偈走人天,強調了詩人將創作視作一種佛事,通過作品觀察半句偈語,追求升華人生,達到超越塵世的境地。
整首詩詞通過對禪境山居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修身養性、超越凡俗的追求,以及將創作視作一種修行的態度。同時,詩中對儒佛觀念的融合和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展現了宋代文人士人文情懷與禪修理念的結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