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后早赴館二首 / 作者:張耒 |
城圍殘雪寒催曉,宮近晴云暖欲春。
誰覺風光添一線,玉壺漏水報雞人。
|
|
至后早赴館二首解釋: 《至后早赴館二首》是宋代詩人張耒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城圍殘雪寒催曉,
宮近晴云暖欲春。
誰覺風光添一線,
玉壺漏水報雞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冬天早晨,城市周圍仍殘留著冰冷的雪,但天色漸漸變亮,宮殿附近的天空已經(jīng)被溫暖的晴云所籠罩,給人一種即將到來的春天的感覺。詩人問道,有誰察覺到這微妙的變化,察覺到風景中新增的一線溫暖,就像玉壺中滴漏的水聲報告著黎明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冬天即將過去,春天即將到來的預感和希望。詩人以城圍殘雪、寒催曉來形容冬天的嚴寒,而宮近晴云、暖欲春則給人一種即將到來的暖意。這種自然景象的轉變,不僅僅是春天的到來,也象征著希望和新生。
詩中的"誰覺風光添一線"意味著詩人認為只有那些敏銳的觀察者才能察覺到微妙的變化,能夠感受到春天的跡象。這種觀察力和敏感性在詩中被賦予了重要的意義。
最后兩句"玉壺漏水報雞人"則通過形象的比喻,描繪了黎明時分的景象。玉壺漏水的聲音代表著時間的流逝,而報雞人則象征著黎明的到來。這兩句詩將自然界中的聲音和人類的活動相結合,為詩篇增添了一種樸實而生動的感覺。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表達了冬天結束、春天來臨的喜悅和希望,同時也呼喚人們保持對自然的敏感和觀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