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官咸平蔡河阻水泊舟宛兵皇華亭下三首 / 作者:張耒 |
裊裊悲蟬古柳風,水邊幽草已鳴蛩。
長河未放羲和宿,卻放斜陽更向東。
|
|
赴官咸平蔡河阻水泊舟宛兵皇華亭下三首解釋: 《赴官咸平蔡河阻水泊舟宛兵皇華亭下三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裊裊悲蟬古柳風,
水邊幽草已鳴蛩。
長河未放羲和宿,
卻放斜陽更向東。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赴官途中遇到的一段景色。詩人所處的地方是咸平蔡河,但由于河流的阻隔,無法繼續航行,只能停靠在宛兵皇華亭下。詩人在這個地方感受到了裊裊的蟬鳴聲和古柳的風,以及水邊幽靜的草地上蛩蛩的鳴叫聲。詩人觀察到長河上的羲和星還未落下,而斜陽卻已經向東方傾斜。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天象變化,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中的裊裊悲蟬、古柳風和水邊幽草的描繪,展現了大自然的靜謐和生機。蟬鳴聲和草地上蛩蛩的鳴叫聲為整個場景增添了一絲悲涼之感。詩人用寥寥數語,展示了自然界的變化和流逝,長河的未放羲和宿與斜陽向東傾斜的對比,折射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以及對于時間的感慨。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一幅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畫面,傳達了對于命運的思考和對于時光流轉的感慨。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感受到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同時也可以在靜謐的景色中找到一份寧靜和思索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