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臘 / 作者:張耒 |
荒秋野水間荊榛,惟有青山日對門。
草木向陰猶帶雪,風光近臘已如春。
|
|
臘解釋: 詩詞《臘》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荒秋野水間荊榛,
惟有青山日對門。
草木向陰猶帶雪,
風光近臘已如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冬至前后的景色和氣氛。詩人描述了一片荒涼的秋野,野水之間長滿了茂密的荊棘和雜草。然而,只有青山靜靜地對著他的家門。草木已經向著陰暗的一面傾斜,仍然帶著一些殘留的雪花。雖然已經接近臘月,但風景已經有了春天的氣息。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清新的語言表達了冬至前后的景色和氣氛,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現了季節之間的交替與變遷。整首詩以荒涼的秋野為背景,通過對青山、草木和風光的描繪,傳達了一種寧靜和生機的感覺。
首句"荒秋野水間荊榛"描繪了一片荒涼的秋野,荊棘和雜草叢生,凸顯了季節的凋零和自然的荒蕪。接著,詩人通過"惟有青山日對門"表達了青山對著自己家門的景象,暗示著家園的溫暖和寧靜。
第三句"草木向陰猶帶雪"描繪了草木已經傾斜向著陰暗的一面,并帶有一些殘留的雪花,這一描寫突出了冬天的寒冷和季節的變遷。最后一句"風光近臘已如春"表達了即將到來的臘月雖然已經接近冬天,但風景已經有了春天的氣息,給人一種溫暖和希望的感覺。
整首詩運用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季節的轉換和自然界的生機。同時,詩中融入了對家庭和溫暖的描繪,給人一種寧靜、溫馨的感受。這首詩充滿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寫景風格,使人感受到豐富的意境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