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京后作七首 / 作者:張耒 |
過雨陂塘處處深,南風蕭艾欲成林。
道邊拾穗行歌者,亦有豐年一飽心。
|
|
離京后作七首解釋: 《離京后作七首》是宋代詩人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過雨陂塘處處深,
南風蕭艾欲成林。
道邊拾穗行歌者,
亦有豐年一飽心。
中文譯文:
雨過后,雨陂塘的處處都很深,
南風吹過,艾草欲成茂密的林。
路旁有拾取莊稼的行走歌者,
他們也能在豐收年份飽滿心靈。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離開京城的景象。在雨過后,雨陂塘的水深處到處可見,表達了作者離開繁華都市,進入了鄉村的寂靜與深邃之境。南風吹來,艾草翠綠茂盛,預示著豐收的希望。路旁有行走的歌者,他們在收獲季節能夠拾取到莊稼,滿心歡喜享受著豐收的喜悅。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農田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離開都市生活的向往和對豐收的祝福。詩中的雨陂塘和南風艾草形象生動,給讀者帶來了清新的感覺。行走的歌者象征著勤勞的農民,他們在田野間勞動,享受著收獲的成果,這體現了農耕文化的價值觀,也傳遞出對平凡生活的贊美和對豐收的憧憬。整首詩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離開都市的寧靜和農田的豐收景象,給人一種寧靜、和諧和樂觀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