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和 / 作者:蘇軾 |
與君流落偶還朝,過眼紛綸七葉貂。
莫笑華顛飄彩勝,幾人黃壤隔青霄。
行吟未許窮騷雅,坐嘯猶能出教條。
記取明年江上郡,五更春枕夢春韶。
|
|
再和解釋:
《再和》是蘇軾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再和
與君流落偶還朝,
過眼紛綸七葉貂。
莫笑華顛飄彩勝,
幾人黃壤隔青霄。
行吟未許窮騷雅,
坐嘯猶能出教條。
記取明年江上郡,
五更春枕夢春韶。
中文譯文:
再次與君相聚,雖然我們曾一同流落,如今又重返朝廷。
眼前的景象千變萬化,猶如七片彩色貂皮的閃爍。
不要嘲笑我狂放不羈的風采超過了華冠,幾位文人因黃土高原而與我分隔天涯。
行走吟詠之間,我并不局限于傳統的文雅風格,
坐下來吟詠時,我依然能夠超越教條的束縛。
記住,明年我將在江邊的郡城,
在清晨五更,枕著春天的夢境,享受春日的美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重返朝廷后的豪情與志向,以及他對個人才華的自信。詩中的“與君流落偶還朝”指的是蘇軾曾因政治原因被貶謫流放,但最終又得以回到朝廷。他通過描繪眼前世事的變幻無常,用“過眼紛綸七葉貂”來形容,表達了對世事易逝的感慨。
接下來,蘇軾以自嘲的口吻,告誡讀者不要因他超越傳統而嘲笑他,“莫笑華顛飄彩勝”,他認為自己的風采勝過了那些被視為華貴之士的文人。他進一步表達了黃土高原與文人之間的隔閡,用“幾人黃壤隔青霄”來形容自己與他們的不同處境。
蘇軾在詩中提到自己的創作風格,他表示自己不受傳統雅致的限制,行走吟詠之間,自由自在地發揮才華,不拘泥于教條,“行吟未許窮騷雅,坐嘯猶能出教條”。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軾對未來的期許和憧憬。他提到明年他將在江邊的郡城,享受春天的美好。通過“五更春枕夢春韶”,他描繪了自己在清晨時分,枕著春天的夢境,感受春日的美妙。
整首詩詞展示了蘇軾豪放不羈的個性和對個人才華的自信,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世事變幻的感慨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