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曉 / 作者:張耒 |
老人不睡秋夜長,五更鼓角鳴東堂。
悲蛩床下欲無語,黃葉瓦清新有霜。
雁聲相應江南北,北杓欲下天中央。
老人山尊有美酒,岸巾先酌一杯嘗。
|
|
秋曉解釋: 《秋曉》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人不睡秋夜長,
五更鼓角鳴東堂。
悲蛩床下欲無語,
黃葉瓦清新有霜。
雁聲相應江南北,
北杓欲下天中央。
老人山尊有美酒,
岸巾先酌一杯嘗。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清晨景象。詩中的老人不眠,覺得秋夜很長。在五更時分,鼓聲和號角聲在東堂鳴響。床下的悲蛩欲言又止,黃葉上的霜清新可見。雁的叫聲從江南到江北相互呼應,北方的杓鳥欲降落在天空的中央。老人拿起山尊酒杯,先自己飲一杯。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秋天清晨的景象為主題,展現了秋季的寧靜和涼爽感。老人不眠的形象給人一種寧靜而寂寥的感覺,他感受到了秋夜的長久,似乎在思索著什么。鼓角聲的鳴響和悲蛩床下欲言又止的情景,使整個詩歌充滿了一種深沉的情緒。黃葉上的霜和北方的杓鳥的形象,更加突出了秋天的涼爽和清新之感。最后,老人拿起酒杯,先自己品嘗,可能是為了給自己帶來一些慰藉和快樂。
整首詩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通過景物和人物的對比,展示了秋天的寂靜、涼爽和思索的氛圍。同時,詩中也融入了人生哲理,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沉思的感慨。這首詩詞在描寫秋天景色的同時,也引發人們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給讀者帶來一種深遠的意境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