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呈同院諸同 / 作者:張耒 |
鄧侯讀書室,編簡自相依。
胝手焚膏寫,瘡肩滿橐歸。
業文從古有,裁句似公稀。
欲挈空虛篋,從君乞貝璣。
鄧子詩成癖,全分李杜光。
楚風還屈宋,宮體變齊梁。
蔡子辨焦尾,晁公懷智囊。
三賢方鼎峙,安敢用吾長。
我愧言詩賜,公真好學回。
讎書芝閣上,藏史楚山隈。
把酒論交里,連房校藝來。
知君懷水鏡,依賴免遺才。
|
|
詩呈同院諸同解釋: 詩呈同院諸同
鄧侯讀書室,編簡自相依。
胝手焚膏寫,瘡肩滿橐歸。
業文從古有,裁句似公稀。
欲挈空虛篋,從君乞貝璣。
鄧子詩成癖,全分李杜光。
楚風還屈宋,宮體變齊梁。
蔡子辨焦尾,晁公懷智囊。
三賢方鼎峙,安敢用吾長。
我愧言詩賜,公真好學回。
讎書芝閣上,藏史楚山隈。
把酒論交里,連房校藝來。
知君懷水鏡,依賴免遺才。
這首詩詞是宋代張耒所作,名為《詩呈同院諸同》。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鄧侯的讀書室,編寫簡牘相依靠。
手上起了繭,熬夜寫作,肩上滿是傷痛回歸。
作為文學的業務,源遠流長,但能夠做到像古代名家那樣精細的人卻很少。
我想取幾卷空虛的文稿,向您乞求一些寶貴的才華。
鄧子(指鄧拙)因寫詩成了一種癖好,完全繼承了李白和杜甫的才華。
楚地的風格回歸到了宋朝,宮廷的體制也發生了變化。
蔡邕辨析文筆的技巧,晁公懷念智慧的背囊。
三位賢人各自展示才華,我怎敢自夸長于他們。
我感到自愧不如,您真是好學的人。
我把書信當作敵人,收藏在芝閣之上,歷史留存在楚山之間。
舉杯暢談友情,共同追求藝術之美。
我知道您懷有一顆像水面鏡子般純凈的心靈,依賴著您的無盡才華,我不會辜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謙的口吻表達了詩人對同院的友人的敬佩和羨慕之情。詩人以鄧侯的讀書室為背景,描述了鄧侯刻苦學習、勤奮寫作的情景。詩人自愧不如,認為自己在文學創作方面遠遠不及古代名家,希望向鄧侯請教并得到一些寶貴的才華。詩人提到了鄧子(鄧拙),贊美他在寫詩方面繼承了李白和杜甫的才華。詩中還提到了楚地的風格回歸到宋朝,宮廷的體制發生了變化,蔡邕辨析文筆的技巧,以及晁公懷念智慧的背囊。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表示自己愿意與友人共同探討藝術,分享友情,并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依賴和敬仰。
這首詩詞展現了詩人對同院友人的贊美和欽佩之情。詩人以鄧侯的讀書室為背景,描述了他的勤奮學習和創作的場景,表達了對鄧侯才華的羨慕和敬佩。詩人自謙自己的才華不及古代名家,希望向鄧侯請教,獲得一些寶貴的才華。詩中提到了鄧子(鄧拙),將他的詩才與李白和杜甫相提并論,贊美他承襲了兩位大詩人的才華。詩中還提到了楚地的風格回歸到宋朝,宮廷的體制發生了變化,蔡邕辨析文筆的技巧,晁公懷念智慧的背囊等,展示了不同人物的才華和智慧。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愿意與他共同探討藝術,分享友情,并依賴他的才華。
整首詩詞以自謙和贊美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才華的欽佩之情,同時也自覺地將自己的才華放在友人之下。通過描繪鄧侯的讀書室和詩人自身的心境,詩詞展現了學習和創作的艱辛,以及對文學傳統和才華的敬仰。整體氛圍莊重而虔誠,表達了對友誼和才華的珍視,以及對傳統文化的承托和致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