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馬莊寺 / 作者:張耒 |
沖泥我馬僵欲仆,空村落日不逢人。
開門野寺凈如掃,迎客老僧閑更真。
佛案青黃園果細,齋廚汲洗野蔬頻。
年來到處無余念,靜對同龕金色身。
|
|
宿馬莊寺解釋: 《宿馬莊寺》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沖泥我馬僵欲仆,
空村落日不逢人。
開門野寺凈如掃,
迎客老僧閑更真。
佛案青黃園果細,
齋廚汲洗野蔬頻。
年來到處無余念,
靜對同龕金色身。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馬莊寺過夜的情景。他的馬在深泥中僵硬地行走,幾乎無法前進。他來到一個空蕩蕩的村莊,落日西山,卻沒有遇到任何人。他推開寺廟的門,發現它已經被清掃得干凈整潔,迎接他的是一位悠閑自在的老僧。在佛案上,擺放著青黃色的果實,細細地品味著齋戒的果實。僧人們在齋房里洗凈采摘的野蔬菜,這是一幅平淡而寧靜的景象。多年來,作者游歷各地,已沒有任何雜念和牽掛,他靜靜地面對佛龕,感受到金色佛像的莊嚴與安詳。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詞語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寂靜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在佛寺中體驗到的平和與寧靜。詩中使用了自然景物和寺廟的描寫,與佛教的修行精神相結合,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作者通過沖泥僵馬、空蕩村莊、干凈的寺廟和老僧的描繪,展示了一種寧靜、清凈的生活狀態。詩中的佛寺、齋食和僧人的形象,象征著禪修和修行的生活方式,寓意著追求內心寧靜和解脫的精神追求。
整首詩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佛寺中找到的寧靜和心靈的安寧。通過對細節的描寫,詩人展示了一個清靜的環境和修行者的生活,表達了對超脫世俗紛擾和內心凈化的向往。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典雅的意象,傳遞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和平和的情懷,對讀者提供了一個思考內心世界和追求寧靜的契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