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春風嶺 / 作者:張耒 |
東歸已過春風嶺,度盡千山路漸平。
人事水泡能幾日,流光駒隙卻堪驚。
居人落落多新屋,行店依依認舊程。
世事飽諳身已老,區(qū)區(qū)來往笑浮生。
|
|
下春風嶺解釋: 《下春風嶺》是宋代詩人張耒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歸已過春風嶺,
度盡千山路漸平。
人事水泡能幾日,
流光駒隙卻堪驚。
居人落落多新屋,
行店依依認舊程。
世事飽諳身已老,
區(qū)區(qū)來往笑浮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東歸的行程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對歲月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思考。
首句“東歸已過春風嶺,度盡千山路漸平”,表達了作者已經(jīng)度過了艱難的山路,回歸東方的心情。這里的“春風嶺”和“千山路”象征著人生的艱險和曲折,而“度盡”則表示作者經(jīng)歷了許多困難和挑戰(zhàn),逐漸走向平坦的道路。
第二句“人事水泡能幾日,流光駒隙卻堪驚”,通過對時間和光陰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短暫和時光易逝的感慨。人事如水泡般短暫,光陰如駒隙般瞬息即逝,讓人感到驚訝和不安。
接下來的兩句“居人落落多新屋,行店依依認舊程”,通過對社會變遷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舊時代和新時代的對比。居住的人家多是新建的房屋,而街道上的商店卻依然熟悉,這種變化讓人感到時間的流轉和社會的變遷。
最后兩句“世事飽諳身已老,區(qū)區(qū)來往笑浮生”,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洞察和對浮生若夢的看法。作者已經(jīng)飽經(jīng)世事,感嘆自己已經(jīng)老去,對過往的一切都有了深刻的認識。然而,對于紛繁的世事和人們的往來,作者只能以微笑對待,表達了一種對人生的豁達和超脫。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社會景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歲月滄桑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并表達了一種對人生的洞察和超脫的態(tài)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