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熏風二首 / 作者:張耒 |
熏風動嘉樹,日夕成清陰。
上有枝間鳥,知時為好音。
陽春事已往,桃李不可尋。
賴茲長養功,嘉實薦中林。
庭虛納涼吹,云表見遙岑。
我歌虞氏詩,諧此風中琴。
|
|
熏風二首解釋: 《熏風二首》是宋代張耒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熏風動嘉樹,
日夕成清陰。
上有枝間鳥,
知時為好音。
陽春事已往,
桃李不可尋。
賴茲長養功,
嘉實薦中林。
庭虛納涼吹,
云表見遙岑。
我歌虞氏詩,
諧此風中琴。
譯文:
溫暖的春風吹拂嘉樹,
日夜間形成清涼的陰影。
樹枝間有鳥兒啼叫,
知道時節奏出美妙的音韻。
美好的春天已經過去,
桃花李花不再可尋。
幸虧這里長期培養著美景,
佳實薦給了中林。
庭院空曠,吹進涼爽的風,
云層上看見遙遠的山岑。
我歌唱著虞氏的詩篇,
與這輕柔的風聲相和諧。
詩意和賞析:
《熏風二首》描繪了春風帶來的清涼和美好景象。詩人通過描繪熏風動搖嘉樹、形成清陰、鳥兒鳴叫等景象,表達了春風的溫暖和生機。然而,詩人也意識到春天的美好已經過去,桃花李花不再可見,但他仍然感謝這里長期培養著美景,將美好的果實傳遞給后人。
詩人通過庭院空曠、涼爽的風吹拂和遙遠的云層,營造出一種寧靜和遙遠的氛圍。最后,詩人提到自己唱著虞氏的詩篇,與這輕柔的風聲相和諧,表達了對詩歌和音樂的熱愛與欣賞。
整首詩以描繪春風景象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感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詩歌音樂的贊美。詩意清新,意境優美,展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文學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