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寺八首 / 作者:張耒 |
錯落星河沒半空,江城悲角五更風。
幽人夢斷西窗雨,背壁籠燈到曉紅。
|
|
寓寺八首解釋: 《寓寺八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錯落星河沒半空,
江城悲角五更風。
幽人夢斷西窗雨,
背壁籠燈到曉紅。
譯文:
星河錯落無盡頭,
江城中悲角聲凄涼。
幽居者夢被雨打斷,
背對墻壁燈紅到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幽靜的寺廟,寺廟周圍星光璀璨,宛如一片浩渺的星河。江城中隱約傳來悲涼的角聲,寂寞而悲傷。在這個寺廟里,有一個幽居的人,他的夢想被淅淅瀝瀝的雨聲打斷,他背對著墻壁,孤獨地點亮燈籠,直到天明。
賞析:
這首詩以寺廟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一種寂寞和孤獨的情緒。詩人運用錯落的星河和悲涼的角聲來烘托出幽居者內心的孤獨感。幽居者的夢境被雨聲打斷,這種突然的干擾使他感到困擾和失落。他背對著墻壁,點亮燈籠,寄托著自己對于明天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詩通過對寺廟環境和幽居者內心狀態的描寫,展示了一種寂寥與堅韌并存的境地。
這首詩運用了簡練而有力的語言,通過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交融,表達了寂寞、孤獨、堅韌等情感,給人一種深深的思索和感嘆。它展示了宋代詩人對生活境遇的獨特感悟,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于人生苦難和坎坷的思考。詩人通過對細節的刻畫,勾勒出一個充滿哀愁與堅持的畫面,使讀者在閱讀中體味到一種深沉而內斂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