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思 / 作者:張耒 |
裊裊霜風吹碧梧,孤城殘角奏單于。
山川浩蕩愁千里,樓閣黃昏月一梳。
|
|
遠思解釋: 《遠思》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裊裊霜風吹碧梧,
孤城殘角奏單于。
山川浩蕩愁千里,
樓閣黃昏月一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思鄉之情的場景。詩人置身于秋天,感受到清寒的霜風吹拂著碧梧樹。孤城中傳來殘存的號角聲,仿佛奏響了曾經單于(即北方游牧民族首領)的威武。回望山川,廣袤無垠,愁緒漫延千里。樓閣中,黃昏時分,月亮孤獨地掛在天空,猶如梳理著詩人的思緒。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中的景物描寫以秋天的元素為主,通過霜風、碧梧等形象,烘托出一種凄涼的氛圍。孤城的殘角聲,使人聯想到往昔的戰爭和英勇的戰士,加深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而詩末的山川、樓閣和黃昏中的月亮,則借景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愁。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喚起了詩人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傳達了作者對遠方的思念和對故土的眷戀。通過對山川、樓閣和月亮的描繪,表現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寂寞。這種情感的交融,使得整首詩具有深沉而凄美的意境,引發讀者對故鄉、對遠方的共鳴。同時,詩中運用了音、景、情的綜合手法,使詩意更為豐富深遠。
總之,《遠思》是一首以思鄉之情為主題的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孤獨和憂愁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遠方的向往之情。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深沉的意境,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