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聲甘州 / 作者:吳泳 |
又一番、滬水出牂牁。
江聲洶鳴鼉。
正南人爭望,轉移虎節,彈壓鯨波。
未見元戎羽葆,民氣已沖和。
不待禁中選,李牧廉頗。
卻顧邊陲以北,似乘航共濟,亡楫中河。
縱纜頭襦尾,其奈不牢何。
□明公、一襟忠憤,想誓江、無日不酣歌。
當津者,豈應袖手,長宴江沱。
|
|
八聲甘州解釋: 《八聲甘州·又一番》是宋代吳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又一番,滬水流出牂牁。江水聲勢洶涌,鼉聲震天。正朝南的人們爭相遠望,轉移虎節,壓制巨浪。雖未見到元戎羽葆,但民間的氣勢已經蓬勃而統一。不需要皇帝親自選拔,李牧和廉頗的英勇已經顯現。然而我們也要關注北方的邊陲,像乘船共濟一般,共同度過危險的河流。縱使纜繩系在船首和襦尾,但何能保證它們不會松脫呢?明公,你懷有一襟忠誠和憤怒,思索著發誓于江水之畔,每日都沉醉在歌聲之中。身在江津之地,怎能袖手旁觀?讓我們長時間地宴飲在江沱之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江河之景為主線,展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和民眾疾苦的關切之情。詩中通過描寫滬水從牂牁山流出,江水洶涌澎湃,鼉聲震天,表達了自然界的壯麗景觀。同時,詩人以此為背景,表達了對南方人民的期望和贊美,他們積極遠望,振奮精神,轉移虎節,壓制巨浪,表現出勇敢和團結的精神。作者提到李牧和廉頗,贊美了他們的英勇,而不需要皇帝的選拔,民間的力量已經足以統一國家。然而,詩人也提醒人們要關注北方的邊陲,共同應對挑戰。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忠誠和憤怒,呼吁明公不應袖手旁觀,而是應該積極參與國家大事,共同享受江河之間的宴會。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展示了作者對國家和人民的關心和憂慮。詩人以生動的語言和形象,表達了對勇敢、團結和忠誠精神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國家統一和邊疆安寧的期望。整首詩以江河之水為象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感情表達,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熱情和對國家的深情厚意,同時也可以思考自己在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責任與擔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