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僧 / 作者:蘇軾 |
道人自嫌三世將,棄家十年今始壯。
玉骨猶含富貴余,漆瞳已照人天上。
去年相見古長干,眾中矯矯如翔鸞。
今年過我江西寺,病瘦已作霜松寒。
朱顏不辦供歲月,風中蒿火湯中雪。
如問君家面黃翁,乞得摩尼照生滅。
莫學王郎與支遁,臂鷹走馬憐神駿。
還君圖畫君自收,不如木人騎土牛。
|
|
贈僧解釋:
《贈僧》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一位道士自嘲自憐的心情。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道人自嫌三世將,
棄家十年今始壯。
玉骨猶含富貴余,
漆瞳已照人天上。
去年相見古長干,
眾中矯矯如翔鸞。
今年過我江西寺,
病瘦已作霜松寒。
朱顏不辦供歲月,
風中蒿火湯中雪。
如問君家面黃翁,
乞得摩尼照生滅。
莫學王郎與支遁,
臂鷹走馬憐神駿。
還君圖畫君自收,
不如木人騎土牛。
詩意和賞析:
《贈僧》描繪了一位自我嘲笑的道士的形象,他自嘲自憐地認為自己已經過了壯年的時期。詩中的道人表示自己已經放棄了家庭,十年來一直在修行,現在才開始有所成就。他的身體雖然瘦弱,但仍然保持著一種富貴的氣質,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超然的境界。
詩中提到了道人去年曾經在古長干與人相見,那時他在人群中顯得威武不凡,如同飛翔的鳳凰一般。而今年他來到江西的寺廟,已經病瘦如松樹在寒風中,形容他的身體狀況不佳。
接下來,詩人提到道人不去追求朝代的榮華富貴,而是寧愿過簡樸的生活,比喻自己像風中的蒿火或湯中的雪那樣無法被世俗所拘束。蘇軾用“朱顏不辦供歲月”來表達道人不追求世俗的榮華富貴。
最后兩句詩中,詩人勸告道人不要追求像王郎或支遁那樣的英雄事跡,而是要安心修行自己的道路。詩人表示,還是讓自己的圖畫自己收藏,不如做一個木人騎著泥土做的牛,表達了對世俗榮譽的嘲諷和對平凡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以一種自嘲和自謙的語氣表達了道人的情感和態度,借此反映了蘇軾對于世俗榮華的冷嘲熱諷,以及對于平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