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長兒盤赴金陵典斛 / 作者:吳泳 |
援以書戒子,子竟不若翁。
陶以詩責兒,兒只如頑童。
房公豈不智,集此書屏風。
堂基未及{左扌右勾},手澤俱成空。
乃知貴胄門,美業真難終。
子雖有良質,須用磨琢功。
射御亦是學,不妨隨元戎。
|
|
送長兒盤赴金陵典斛解釋: 《送長兒盤赴金陵典斛》是宋代吳泳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送別長子盤赴金陵典斛為主題,表達了對子女成長與前途發展的思考和期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送長兒盤赴金陵典斛,
我曾以書戒子,子卻不如我。
陶淵明以詩責兒,兒只頑童不肯進取。
房玄齡難道不聰明,
他收藏了這本書作為屏風。
但他的官位還未達到巔峰,
他的影響力也未能顯現。
我才明白,貴族門第,
追求美好事業真的很難。
雖然你有出眾的天資,
但仍需不斷磨礪才能成功。
射箭和駕馭戰車也是學問,
不妨跟隨元戎一同學習。
這首詩詞通過對送別長子的描寫,表達了父親對兒子成長和前途的思考與期望。詩中作者提到了自己曾經用書籍來教導兒子,但兒子卻不如他所愿意,只是個頑童不愿進取。接著作者提到了陶淵明,他用詩歌來責備自己的兒子,但兒子還是沒有進步。作者隨后引用了房玄齡的例子,他是一個聰明的人,收藏了這本書作為屏風,但他的地位和影響力還未能達到頂峰。從這個例子中,作者認識到即使是貴族出身,追求美好事業也是困難的。最后,作者鼓勵兒子不僅要依靠自己出眾的天資,還要不斷努力才能成功。他提到射箭和駕馭戰車也需要學習,建議兒子跟隨元戎一同學習這些技能。
這首詩詞通過對父子關系的描繪,表達了父親對子女成長和前途的思考和期望。父親希望兒子能夠努力進取,不僅依靠天賦,還要通過勤奮和學習不斷提升自己。整首詩詞以送別的場景為背景,通過對不同人物的例子進行對比和反思,呈現出父親對兒子成長道路的關切和期待。 |
|